公司产品

培养方案

太阳成集团tyc122cc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3-09-17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园艺学科于2001年获批果树学硕士学位二级授权点,2009年获批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专业硕士授权,2011年获批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现设有果树学、蔬菜学(设施园艺学)、葡萄与葡萄酒学3个二级硕士学位点。

本学科是太阳成集团获批的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之一,是学校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学科。在太阳成集团“十三五”团队建设规划中,本学科列入应用学科提升计划;2016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一流团队建设行列。

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正高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具有海外经历的1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生导师2人,最高学位非本单位教师27人。获农业部现代葡萄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各1人,获批自治区“313”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内引才“312”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5人;拥有园艺区级教学团队和宁夏葡萄酿酒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团队,建有省部级创新平台7个,建有12个产学研基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2项,经费6926万元,年师均科研经费48万元,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开拓创新的学科团队。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完善的公司产品管理保障体系。近5年,招生81人,录取比为1.74:1;其中,“985”、“211”高校生源比例为37%。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CSCD及以上论文80篇,4篇研究生论文获自治区优秀硕士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3人次,4人攻读博士研究生,3名研究生出国访学,研究生获国家和区级竞赛奖励10项。年平均就业率91.67%,毕业研究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1.目标与标准

1.1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坚持贯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方针,在面向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技术瓶颈相关问题上,针对性地开展园艺领域关键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相关研究,突出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性人才。围绕冷凉干旱区蔬菜节水高效栽培、旱区特色果树节水栽培与生理生态、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栽培与酿造、园艺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育种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园艺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员工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能够独立从事园艺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与本学科相关的专门技术工作。

1.2学位标准

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相结合的方式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也可以与有关单位联合培养。员工在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负责下3~5年内完成总学分34~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为27~28学分(学位课课程不少于20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4学分,创新能力3学分。完成培养环节各项内容并取得规定学分,通过中期考核,并要求发表CSCD论文1篇及以上 ,撰写3万字以上的科学论文,可以申请学位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辨,符合毕业资格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由研究生院公示无异后,准予毕业。符合毕业条件且通过太阳成集团学位英语考试者,方可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2.基本条件

2.1培养方向

本学位点下设3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点:

果树学:立足宁夏特色果树产业发展,开展枸杞、红枣等果树的抗逆生理、节水栽培与配方施肥、优质高效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果树生理生态与高效栽培、观赏果树繁殖与栽培三个研究方向。

蔬菜学(设施园艺学)针对宁夏及西北冷凉区瓜菜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开展蔬菜栽培生理生态、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生物技术与新品种选育、设施结构优化与环境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蔬菜栽培生理与生态、蔬菜无土栽培与营养施肥、园艺设施与环境调控、蔬菜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四个研究方向。

葡萄与葡萄酒学:针对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优质多抗葡萄新品种引选、优质抗逆(抗寒、抗旱、抗盐碱)栽培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区域葡萄酒酿造酵母筛选、特色葡萄酒酿造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葡萄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葡萄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葡萄酒化学与酿造工艺三个研究方向。

2.2团队队伍

团队现有29人,45岁以下14人,占48.3%,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占65.5%,具有海外经历的11人,占37.9%,学术型导师13人,占44.8%。博士生导师2人。最高学位非本单位毕业教师27人,占93.1%。其中,农业部现代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2人,自治区“313”人才4人、现代农业首席专家4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内引才“312”计划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有宁夏园艺专业区级教学团队和宁夏葡萄酿酒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团队,汇集了宁夏园艺领域86.3%的博士。

2.3科学研究

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52项,经费6926万元,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28项,年师均科研项目1项,年师均科研经费48万元,年师均纵向科研经费43.74万元。研究生的论文选题100%来自教师科研项目。。获自治区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研发了“大行距高密度番茄栽培技术”、“葡萄抗寒栽培技术”等12项标志性技术成果,在全区20个市县推广。

2.4教学科研支撑

建有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等省部级技术平台与基地7个,在银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吴忠孙家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固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建有12个产学研基地。现有实验室面积2530m2,生均实验室面积50.6m2,仪器设备总价值2680万元,生均19万元,研究生自习室150 m2

2.5奖助体系

按照“太阳成集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修订稿)”、“太阳成集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太阳成集团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励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的规定,学院设立评奖小组对符合要求的申请者进行奖项等级评定。2013~2017年,学位点学术型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5人,一等学业奖学金12人,二等学业奖学金33人,三等学业奖学金56人,新生优秀一等奖3人,获奖的覆盖率由6.5%上升到66.0%,奖励金额64.6万元;助学金覆盖率为100%,共计121.51万元。

3人才培养

3.1招生选拔姚文孔

通过提高助研津贴、高水平论文奖励制度、参加学术会议资助制度、优秀生源奖励制度等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确保本学位点生源充足、质量良好。

近5年,报考本学位点的员工人数141人。第一志愿录取37人,推免19人,调剂25人,共录取81人。“985”、“211”高校生源比例为37%。生源主要来自太阳成集团、河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校。

3.3课程教学

3.2.1本学点开设的核心课程及主讲教师

核心课程设有高级植物生理生化专题及实验技术、现代园艺学研究进展、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高级果树育种和生理生态专题、高级果树栽培与观赏园艺专题、葡萄栽培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专题、葡萄酒化学与酿造工艺专题、高级蔬菜生理生态与无土栽培专题、设施环境工程与高产栽培技术专题。研究生课程均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课程组承担,每个课程组设负责人1名。

3.3.2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

(1)四位一体的教学效果评价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制定了完备的评价机制,建立了学校教学督导、学院教学督导、学科组、员工评教的四位一体教学评价制度,对出现教学事故的导师减少研究生名额分配,对出现重大教学事故的导师停止一年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2)期中教学检查

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员工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导师组相互听课,互提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计划进度的检查等形式,全面掌握教师教学进度与质量,并形成期中检查报告,向教师反馈,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活动,近5年主持5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教学研究项目,其中学位点建设项目2项、产学研实习基地项目1项。《高级植物生理与实验技术》成为区级精品课程,模块化实验教学受到员工的广泛好评。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研究生授课,共享高水平大学的优质资源,员工教师共同受益。

3.4导师指导

根据学校制定的“硕士生导师选聘及招生规定暂行办法”,农学院制定了高于学校条件的“农学院硕士生导师选聘及招生规定暂行办法”和“农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名额分配办法”,建立了导师培训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

对研究生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实行导师负责制。要求所有指导教师对员工的选课、开题报告、实验研究进展、中期检查报告、论文预答辩、答辩等培养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导师定期组织研究生召开讨论例会,严格掌控研究生实验研究进展,交流学习心得,了解员工思想动态,解决员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5学术训练

员工入校后由导师指定研究方向,要求员工查阅和研读文献,进行泛读和精读,并以seminar形式进行汇报;研究生论文选题均来源于导师的科研任务,研究生参加项目立项、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和结题验收;实施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锻炼计划。联合建设研究生实践基地12个,员工有1年半的时间在基地进行试验研究与实践训练;举办校、院级研究生科技创新论坛,有5名同学参加校级论坛并获奖,所有研究生参加园艺学位点研究生论坛;2015-2016年承担研究生创新实验项目4项;提供80㎡的学习工作室,为研究生的实践、试验、学习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5年为研究生创新训练、实践基地建设投入经费82万元。

通过以上训练,所有毕业生在校期间至少发表1篇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2017年开始要求发表至少1篇CSCD期刊论文),并对发表一级学报、EI、SCI论文的员工给予奖励(详见8.1-8.5)。

3.6学术交流

根据太阳成集团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有关规定,鼓励员工申请学校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并给予经费资助,确保每位员工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次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近5年,先后有55人次参加国内、国际会议,有20余名研究生在会上交流发言;先后支持3名学术型硕士生到美国、新西兰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访学,开拓学术视野,提升英文应用能力。执行研究生听报告制度,规定在读期间需要听10个以上的学术报告,并计1学分;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建立邀请导师作学术报告制度;5年累计有30多位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2015年举办高校蔬菜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的40余名员工参加,评选一、二、三等奖8项。

3.7中期考核与分流淘汰

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和分流,对通过中期考核的,继续学业学习;对没有通过中期考核的员工,进行留级、休学、退学。本学位点5年来,员工全部通过中期考核。

3.8论文质量

通过严格开题报告、试验进展、中期汇报、论文规范性写作等环节,确保员工顺利完成论文。按照“太阳成集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盲审规定(修订)”的相关文件规定,学院成立学术委员会开展对毕业申请者论文的质量进行论文盲审工作。2013-2014年,本学位点未有论文被盲审者;2015年盲审论文数1人,评议结果为合格;2016年论文盲审数3人,评议结果良好2人,不合格1人(2013级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宋瑞,延期);2017年论文盲审数1人,评议结果为优秀。

严格执行《太阳成集团“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修订),检测报告中全文总相似比在25%以下的论文方可进入研究生论文答辩环节。近5年来,有1名员工学位论文相似比大于25%,由员工修改后,通过相似性检测后,参加答辩。

建立论文预答辩制度,对未通过预答辩的员工,予以延期答辩,近几年有1名同学未通过预答辩,延期1年毕业。通过预答辩的员工,学位论文送两名专家进行评审,通过的同意参加论文答辩;由5~7名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各二级点学位论文答辩成绩排名末尾的论文进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员工再次修改,以确保论文质量。

3.10管理服务

为保障研究生的权益,学校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太阳成集团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太阳成集团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励办法(试行)》《太阳成集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太阳成集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修订稿)》《太阳成集团研究生转专业规定(试行)》,学院制定了《农学院研究生助研津贴发放办法(试行)》《农学院研究生生活困难补助办法(试行)》《太阳成集团农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建立起了完善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和奖助体系。员工毕业前每年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征求意见,对学校和学院的管理与服务满意。

3.11就业发展

近5年,培养学术型硕士毕业生48人,其中2013年3人,2014年3人,2015年9人,2016年17人,2017年16人,完成就业的44人,就业率91.7%。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34人、攻读博士的4人、自主创业2人,其他就业方式4人、未就业4人;进入党政机关5人,高等教育单位1人、中、初等教育单位1人、科研设计单位3人、其他事业单位8人、国有企业3人、民营企业8人,其他单位9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专业学术水平、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给与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反馈信息良好。

3.12改革与研究

本学位点在公司产品改革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取得的公司产品研究成果。

(1)积极承担宁夏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开展公司产品改革

承担实施有《分类推进公司产品模式改革,提升“蔬菜学”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宁夏园艺产业园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产学研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果树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三项区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积极开展研究培养模式、创新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公司产品改革。

(2)完善研究生基层教学组织,实施课程组教学,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组建现园艺学研究进展、设施园艺环境工程与高产栽培技术专题、高级蔬菜生理生态与无土栽培专题、高级果树育种与生理生态专题、园艺学seminar、高级果树栽培与观赏园艺专题等课程组(3~5名教师)组成,以专题形式授课。采用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案例设计、课程论文、课堂口试、笔试多中形式考核方式。

(3)实施“1+2”(理论+实践)的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园艺学硕士公司产品目标,结合宁夏区域园艺产业发展技术与人才需求,修订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1+2”(1年课程理论讲授+2年专业实践与论文试验)的创新培养模式实,将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安排在一学年内完成,两学年在基地和实验室进行专业实践与论文试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4)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近五年来,先后有32名园艺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国基金项目12项、国家支持计划项目3项、各类省部级课题15项,2名研究生主持完成太阳成集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鼓励员工申请学校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经费资助;确保每位员工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五年,先后有55人次参加国内、国际会议,有20余名研究生在会上交流发言。利用团队建设经费,支持3名学术型硕士生到美国、新西兰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访学。

5年来,承担区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3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宝钢优秀教师奖2项;研究生获各类奖18项,其中获区级优秀硕士论文4篇,“挑战杯”等各类省级大赛奖14项。已经组织申报了2018年宁夏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奖。

3.13人才培养特色

(1)实施课堂教学+生产实践+科研训练的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园艺学硕士公司产品目标,结合宁夏区域园艺产业发展技术与人才需求,修订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1+2”(1年课程理论讲授+2年专业实践与论文试验)的创新培养模式实,将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安排在一学年内完成,两学年在基地和实验室进行专业实践与论文试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2)形成课程组+导师+东部高校导师协助指导的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所有研究生课程,特别是专业必修课,全部由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开课,而且是团队授课。以课程组监管研究生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的重要培养环节;以导师监管员工综合能力和个性化的培养,强化基础研究;借助自治区省级平台、自治区东西部高校合作项目、闽宁合作项目、自治区西部一流团队建设项目,加强了本学科与东部高校的合作交流,形成了东西部学术融合的氛围,构建了东西部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体系。

(3)形成了探索性+专业综合性+国际化的课程建设体系

针对自治区产业需求,突出研究生创新和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提升,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不少于30%的探索性实验课程,并开设专业综合实验,建设双语课程,引进优秀教育资源,推动研究生课程建设。

(4)形成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

实施员工和任课教师课程互签制度,成立了学校教学督导、学院教学督导、学科组、员工的四位一体教学评价体系,每个教师有三名以上教师评分,教学评价作为任课教团队格审核的条件,教学质量与导师研究生员工名额分配挂钩。